凝神聚力谋发展 强基固本惠民生
——南皮县中医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纪实
编者按:泱泱中华,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历经五千年的浑厚积淀,历久弥新。《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中医药名著无不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隽刻着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然而,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却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作为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首批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甲评审工作单位,如何让五千年的中医文化薪火传承,如何对中医药事业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南皮县中医医院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先治病后收费” 特色制度暖民心
“先治病后收费”诊疗模式,让患者从“先筹钱到先送医”,三年来惠及2万余患者,减少占压病人资金4000余万元,月均门诊量和住院量上升到1.3万人次和1300人次。
“俺这个慢性支气管炎有几十年了,一直在家吃药扛着。现在住院不用准备那么多钱了,俺就想来这把病彻底治好了。”在医院5楼的内科病房内,笔者见到了正在住院治疗的72岁的姬淑英老人,得益于南皮县中医医院2011年12月1日在全省率先实施的“先治病后收费”诊疗服务模式,老人不再为住院筹钱发愁了。
南皮县中医医院院长王洪刚告诉笔者,“长期以来,造成社会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看病不放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群众患病特别是大病、急症大额诊疗费用的筹集困难。医院实行‘先治病后收费’模式后,患者可以一边治病,一边筹钱,筹钱的压力小了,筹钱的数目也少了,按照新农合报销比例,患者付费时只需交纳住院费用的25%即可,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不放心’的问题。”
据介绍,医院实施该模式以来累计减少占压病人资金4000余万元,平均每月门诊量和住院量上升到1.3万人次和1300人次。在对近千人的调查中,患者对医院实行该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8.5%,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记者感言:医疗卫生关系人民生命健康,救死扶伤更是医院和所有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南皮县中医医院秉承“人为根本,生命至上”的宗旨,以先进的经营理念,创新的管理模式,一流的服务质量,为全县人民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卫生保障。
狠抓项目促发展 增强实力惠民生
配合县民政局建一所8000平方米的“养护服务中心”;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800万元,用于医院改扩建项目
“先治病后收费”诊疗模式运行以来,医院患者数量明显增多。细心的院领导发现在每天川流不息的患者中,老年人占据大多数,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发现,却让医院又一次找准了新的发展途径——为老年人提供养护服务。思路一变天地宽,院两委班子经过多次探讨,一致认为: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高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失能老人照料、护理和医疗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借助公立医院独特优势,有效地将养老和医疗相结合,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一个新的路径,成为医院积极探索的又一项重大课题。
为此,医院充分利用县内闲置资源,计划今年配合县民政局在医院东部区域投资1000万元,建一所8000平方米的“养护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养老、医疗、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人养护服务中心,可提供养老床位120余张。目前,项目可研报告、立项、图纸设计、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在雄心勃勃涉足老年人养护服务领域的同时,医院又将目光盯准中医药发展方向。伴随国家对中医药相关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医院领导再次抓住机遇,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800万元,用于医院门诊住院大楼的改扩建项目。该项目建设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近日,省发改委领导莅临医院调研项目建设情况,给于了充分肯定及指导意见。目前,医院已完成业务用房8000平方米及道路硬化、绿化等附属配套设施的改造。门诊住院大楼的消防系统改造工程也在顺利推进,计划11月中旬完成。同时,医院拟在医院东部区域新建3000平方米的“中医理疗康复综合楼”。该项目涉及中医理疗康复中心、急救中心、治未病等三方面。建成后,中医理疗康复中心可提供系统的疑难杂症及心脑血管后遗症治疗手段;急救中心将肩负起全县城区及全县九个乡镇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应急任务;治未病将针对不同人群体质开展中医健康体检、中医用药指导以及中医治疗等服务,建成后医院中医诊疗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
记者感言:将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用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增强医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提高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实现医院建设发展的新突破,将医院打造成同行业的排头兵。
下乡义诊送温暖 立足公益树形象
自2012年以来,医院年年深入全县9个乡镇义诊,累计巡诊病人15000余人次;投资30余万元为全县1100多名乡、村两级医生制作“中医药诊箱”
自2012年以来,医院坚持每季度开展三下乡便民惠患活动,年年深入全县9个乡镇开展义诊活动,累计巡诊病人15000余人次,为基层老百姓带来真正实惠,有效缓解了贫困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家住冯家口镇大树金村的刘大爷患有高血压等疾病,受益于三下乡便民惠患活动,刘大爷每个季度不出门就能享受免费诊疗服务。
发挥中医龙头作用,让中医药在南皮真正实现无死角、无间隙、全覆盖。医院通过开展对口支援、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使乡镇卫生院及乡医初步掌握针灸、刮痧、拔罐等中医适宜技术,为全县中医药的覆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加强乡、村医生的日常学习,医院为他们发放1000余册中医药适宜技术资料,并投资30余万元为全县1100多名乡、村两级医生制作 “中医药诊箱”,诊箱内毫针、拔火罐、刮痧板、听诊器等中医药的常规设备、药物齐全,可随时随地为全县老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初步实现了“全县乡医个个懂中医技能,全县群众人人享受中医服务”的目标。
南皮县中医医院立足“凝神聚力谋发展,强基固本惠民生”的奋斗目标,努力拼搏、扎实苦干,临床、管理全面进步,医技队伍迅速成长,医疗环境显著提升,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评估督导组及市政协调研组来院调研时,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及中医药服务能力更是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记者感言: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医院,走进群众身边“接地气”,传授中医技术到基层,问群众冷暖,解群众疾苦,用真情和爱心温暖着千家万户。3年间,义诊队队员放弃休息日,不辞辛劳地奔波于乡村,把他们的爱从身边的人延伸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去,用点滴的奉献铸就起医院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