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由于肺部发育不成熟,容易患有一种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也被称为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HMD)。这种疾病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的缺乏导致的。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复合物,它能够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在呼气时塌陷,从而保持肺泡的稳定性。在足月新生儿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通常在妊娠的最后几周内迅速增加,以确保出生后肺部能够正常扩张和呼吸。
然而,在早产儿中,特别是那些在妊娠34周之前出生的婴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可能还不足,导致肺泡容易塌陷,肺部通气功能受损。这会导致婴儿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呻吟、皮肤发绀(紫绀)等症状。
它的典型X线表现:
1、肺充气不良伴细颗粒样阴影:肺充气不良表现为肺野透过度均匀降低,肺泡萎陷则表现为细小颗粒样阴影;
2、支气管充气征:广泛肺泡萎缩,肺野含气量减少,与正常充气的各级支气管相比,呈支气管充气征。

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通常包括给予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如猪或牛来源的表面活性剂)的替代疗法,以及支持性治疗,如机械通气、氧气疗法和维持体温等。通过这些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早产儿的呼吸状况和生存率。
预防措施包括对孕妇进行适当的产前护理,以及在早产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给予孕妈妈药物治疗以促进胎儿肺部成熟。此外,对于早产儿的护理,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以降低肺透明膜病及其他早产并发症的风险。
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影像中心孙志红来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