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肝癌(肝细胞癌,HCC)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乙型肝炎是一种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的病毒性肝炎,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可导致慢性肝炎,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以下是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的几个关键点:
1.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即肝脏炎症持续存在。慢性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
2.肝硬化:慢性肝炎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和修复过程反复发生,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病,表现为肝脏组织结构的破坏和结节形成,肝功能严重受损。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3.肝细胞癌(HCC):肝硬化患者中,一部分人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细胞癌,这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感染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4. 肝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
CT 平扫上绝大多数肝细胞癌呈稍低密度,也可为等密度或混合密度。较大肿瘤密度常不均匀,坏死、囊变及脂肪变性等呈低密度,合并出血为稍高密度。增强扫描上呈典型“快进快出”表现。肝动脉期肿瘤病灶强化显著,均匀或不均匀。肿瘤较大时可见供血血管影。门静脉期由于对比剂廓清较快,呈相对稍低密度。延迟期以稍低密度为主要表现。可见“包膜征”。门静脉癌栓形成表现为门静脉主干或分支内的充盈缺损影。

5.遗传和环境因素:除了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黄曲霉素暴露)、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等也可能影响肝癌的发生。
6.预防和治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感染的有效手段,从而降低肝癌的风险。对于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炎活动,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因此,乙型肝炎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这一中间过程联系起来的。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定期的肝功能检查和肝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影像中心孙志红来稿 |